斗式提升机是一种利用均匀固定在无端牵引构件上的料斗,垂直或大倾角输送散状物料的连续输送设备,广泛应用于粮食、矿山、化工、建材、冶金等行业,尤其适合将低处物料提升至高处(如将仓库的谷物输送至储料仓、将矿石碎料提升至筛分设备等)。以下从结构、工作原理、类型、特点及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:
斗式提升机主要由以下核心部件组成:
料斗:承载物料的关键部件,根据物料特性(粒度、密度、粘性等)设计为不同形状(如深斗、浅斗、尖角斗等),材质多为钢板、不锈钢或塑料。
牵引构件:连接并带动料斗运动的部件,常见类型有链条(用于重型、高温物料)和胶带(用于轻型、常温物料)。
驱动装置:提供动力的系统,包括电机、减速器、主动轮(或链轮),安装在设备顶部(上驱动式)或底部(下驱动式)。
张紧装置:安装在设备底部,通过调节从动轮(或链轮)的位置,保持牵引构件的张紧度,避免打滑或松弛,通常为螺杆式或重锤式。
机壳: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封闭外壳,分为上部机壳(含卸料口)、中部机壳(输送段)、下部机壳(含进料口),作用是保护内部部件、引导物料流动并防止粉尘外泄。
进出料口:进料口位于下部机壳,用于物料进入;卸料口位于上部机壳,根据卸料方式不同(离心式、重力式、混合式)设计位置和角度。
二、工作原理
斗式提升机的工作流程可分为装料、提升、卸料三个阶段:
装料:当料斗随牵引构件向下运动至下部机壳的进料口时,通过重力(物料自然落入)或强制(料斗插入料堆舀取)方式装满物料。
提升:装满物料的料斗随牵引构件向上运动,在机壳内垂直或大角度倾斜上升,将物料从低处输送至高处。
卸料:当料斗运动至上部驱动轮(或链轮)时,因离心力(离心式卸料)或重力(重力式卸料)作用,物料从料斗中抛出,经卸料口进入后续设备(如储料仓、筛分机等)。
三、主要类型及适用场景
根据牵引构件、卸料方式或料斗类型的不同,斗式提升机可分为多种类型,常见分类如下:
1. 按牵引构件分类
胶带斗式提升机:
以橡胶胶带为牵引构件,适用于输送比重小、粒度细、无腐蚀性的物料(如粮食、面粉、化肥颗粒),优点是运行平稳、噪音低,缺点是耐温性差(通常≤80℃)、承重能力较弱。
链条斗式提升机:
以链条(板式链、环链)为牵引构件,适用于输送比重大、粒度粗、高温或有磨损性的物料(如矿石、煤炭、水泥熟料),优点是承重能力强、耐温性好(可至 200℃以上),缺点是运行噪音较大、链条需定期润滑。
2. 按卸料方式分类
离心式卸料:
料斗运动速度快(胶带式约 1.2-2m/s,链条式约 0.8-1.5m/s),利用离心力将物料甩出,适用于干燥、松散、流动性好的物料(如谷物、塑料颗粒),卸料效率高但对料斗磨损较大。
重力式卸料:
料斗运动速度慢(约 0.4-0.8m/s),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从料斗内滑落,适用于粘性大、粒度大、易结块的物料(如湿煤、污泥饼),卸料平稳但效率较低。
混合式卸料:
结合离心力和重力作用,适用于中等粒度、流动性一般的物料(如砂、石灰石),兼顾卸料效率和稳定性。
四、显著特点
垂直输送,节省空间:能实现垂直或近垂直提升,占地面积小,尤其适合车间或场地空间有限的场景,可大幅减少输送线路的水平距离。
输送效率高,提升高度大:连续输送能力强,单机提升高度可达 40 米以上(特殊设计可更高),小时输送量从几立方米到上千立方米不等,能满足不同规模的生产需求。
密封性好,环保性优:机壳整体封闭,可有效防止物料输送过程中的粉尘飞扬或异味扩散,减少对环境的污染,符合环保要求。
结构简单,操作便捷:主要部件少,维护方便,可通过电机调速控制输送量,自动化程度高,易与其他设备(如输送机、筛分机)联动组成生产线。
适应性强,但对物料有要求:能输送粉状、颗粒状、小块状物料,但不适用于输送粘性极强、易结块且难以卸料,或硬度极高、对设备磨损严重的物料(如大块金属)。
五、典型应用领域
农业与粮食加工:输送小麦、玉米、稻谷、饲料等。
矿山与冶金:提升矿石、矿渣、焦炭、铁粉等。
建筑与建材:输送水泥、砂石、石灰、石膏等。
化工与环保:输送化肥、化工原料、污泥、生物质颗粒等。
总结
斗式提升机凭借垂直输送、高效紧凑的特点,成为散状物料提升环节的核心设备,其类型选择需结合物料特性(粒度、比重、温度等)、提升高度、输送量等参数综合确定,以确保运行效率和设备寿命。
上一篇:大倾角输送机有哪些优点?
下一篇:无轴螺旋输送机和有轴螺旋输送机有哪些区别?
<< 返回
全国服务热线
131817017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