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动给料机是一种通过振动使物料沿特定方向连续、均匀输送的设备,广泛应用于矿山、建材、冶金等行业的原料给料环节。其工作原理基于机械振动产生的惯性力,推动物料克服摩擦力并按预定轨迹运动,具体过程如下:
振动给料机的振动由激振装置(核心部件)产生,常见激振装置有两类:
偏心块式激振器:由两个对称安装的偏心块(带配重的旋转部件)组成,电机带动偏心块高速旋转时,偏心块的离心力产生周期性变化的惯性力,使设备产生定向振动。
电磁式激振器:通过电磁线圈的交替通断,产生周期性的电磁力,驱动料槽振动(多用于小型、轻载场景,如粮食、药品输送)。
激振装置安装在给料机的料槽或机架上,其振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(通常为 10°-20°),这个角度决定了物料的运动方向。
物料运动:振动与摩擦力的协同
当激振装置带动料槽振动时,物料在料槽内的运动可分解为两个阶段:
上升阶段:
料槽向上振动时,物料受到向上的惯性力,此时惯性力大于物料自身重力的分力及物料与料槽间的摩擦力,物料被 “抛起” 并随料槽一起向上运动,获得向前的初速度。
下落阶段:
料槽向下振动时,物料因惯性脱离料槽表面,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。由于料槽的振动方向带有向前的倾角,物料下落时会相对于料槽向前移动一小段距离。
通过上述 “上升 - 下落” 的周期性振动,物料被连续不断地向前推送,实现均匀给料。
关键参数对工作的影响
振动频率:频率越高,单位时间内物料的推送次数越多,输送效率越高(但需匹配物料特性,避免频率过高导致物料弹跳过度)。
振幅:振幅越大,物料单次向前移动的距离越长,但过大的振幅可能导致物料输送不稳定或飞溅。
振动方向角:即振动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,角度越大,物料向前的分力越大,适合输送黏性或较大颗粒的物料(通常在 10°-20° 之间调整)。
料槽倾角:部分振动给料机的料槽本身带有倾角(向下倾斜),可辅助物料流动,提升输送效率。
总结
振动给料机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激振装置产生的定向振动,使物料在料槽内做周期性的 “抛起 - 下落” 运动,通过惯性力与重力的协同作用实现连续输送。其优势在于能适应不同粒度(从粉状到块状)、湿度的物料,且可通过调节振动参数(频率、振幅)精准控制给料量,因此在生产线的配料、喂料环节中应用广泛。
上一篇:如何提高振动给料机的工作效率?
下一篇:大倾角输送机的组成部分有哪些?
<< 返回
全国服务热线
13181701732